咖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目前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突破三千亿,预计2025年将会达到一万亿。根据ICO数据,2020年中国的咖啡消耗为1.67亿包。
目前中国的咖啡豆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截止2018年,产量占比达到99%,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在全球也可以排进前十产量!
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位于北纬15%至北回归线之间,平均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并且起伏较大、土壤肥沃、日照和雨水都很充沛,这些环境形成了云南小粒种咖啡的独特风味-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并且略有果味。
不过,如果要追溯源头的话,目前的九百多种咖啡品种中,并没有“小粒种”这一词,所以严格来说,“小粒种”不能算是咖啡品种,它只是云南咖啡人赋予此地种植最广泛的咖啡的一个别名而已,其实云南“小粒咖啡”大名应该是arabica-typica(阿拉比卡-铁皮卡),或者arabica-bourbon(阿拉比卡-波旁)。
目前大家对云南咖啡的起源,广泛流传的说法是1902年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带进来的,一开始种植在云南朱谷拉天主教堂的后墙;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1893年云南和缅甸的交界处,一个叫弄贤寨的景颇族村子,通过通婚,带来了几株咖啡苗。不过这些先期的种植最终都没有大范围推广开。
建国之后,应苏联的要求,云南才开始在云南潞江坝的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品种是铁皮卡。不过咖啡的种植周期较长,潞江坝第一批咖啡成熟后,中苏关系已经破裂,云南咖啡就顺势改为用于出口赚取外汇。当时潞江坝和新城青年农场培育的铁皮卡变种还在国际咖啡大赛上获得过第一名,不过当时国人对咖啡的认知度不够,加上和苏联关系的转变,也没有做进一步的推广。
直到九十年代初期,为了提高咖啡农们的种植积极性,保山热作所引进了葡萄牙咖啡锈病研究中心用Timor(中粒,蒂姆)和Caturra(小粒,卡杜拉)杂交培育的卡蒂姆品种,这个品种有着高产、抗病、成熟快等诸多优点,使得当时的咖啡农们纷纷砍掉老品种,改种新品种。
1992年,云南咖啡厂成立,它是当时中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咖啡合作项目,隶属于云南农垦集团,是当时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备的专业烘焙咖啡生产商。
1995年,云南省将云南咖啡种植正式列入生物资源“18工程”,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政府层面为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云南咖啡种植得以迅速发展。
2017年,云南有咖啡企业1000 多家,有着完整的咖啡上下游供应链,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中东等地,云南咖啡成为我国在全球咖啡市场的一枚旗帜。同时,云南小粒咖啡已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十大重点农业产业之一,目前是云南出口创汇第一的农业产业。
近年来,国内的咖啡新势力纷纷崛起,其中雀巢、瑞幸、Manner、Seesaw、M Stand在2021年推出了多款云南咖啡豆产品,并且三顿半也专门上线了“7号”云南冻干系列,而星巴克更是连续5年推出臻选云南咖啡豆。
随着众多咖啡品牌的入驻以及最新工艺的普及,结合近年来的精品咖啡潮流,云南咖啡豆在品质上有了飞跃,并且开始有人接受使用云南豆来拼配精品咖啡!!!
云南咖啡,中国咖啡之光,未来会越加优秀,在世界咖啡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